哲学与文化

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教案

时间:2023-06-11 20:46:06   作者:甘霖   来源:   阅读:50   评论:0
内容摘要: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一框题。本框题包含“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两目内容。联系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也是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之一,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二、学情分...

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一框题。本框题包含“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两目内容。联系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也是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之一,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知识经验分析:哲学部分对学生具有一定难度,学生在初中阶段尚未系统接受哲学知识,这些为本课的讲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心智特征分析: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以发展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高二学生的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具有多样性、可塑性,教师要创设合适的情境,设计有梯度的任务,组织有效的学生活动,通过问题的引导和讨论,全方位、多角度给予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在合作探究中落实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落实核心素养。但是本课涉及专业的哲学术语,具有一定难度。

三、课程标准依据

本课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1年版2022年修订印制)》必修二《经济与社会》内容要求1.1编写。内容要求:“描述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永恒运动的。”

四、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感受世界是普遍联系,认同国家发展战略。

科学精神: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用联系的观点看间题,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坚持系统代化的方法。

公共参与: 运用马克恩主义的联系观分析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联系的特点和方法论的要求。

难点: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针对教培机构乱象丛生,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教育严重内卷的一些列问题,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也称“双减”政策,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出台后,首当其冲的K12教育培训行业从此“落幕”。   

思考:这体现了辩证法的什么哲学道理?

(二)讲授新课

环节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1、联系的含义

联系: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_教案 图1 

材料一:当前,教育内卷的问题十分突出。一方面,家长要付出更多精力和金钱投资孩子教育,一些大城市中一个家庭在培训班上的投入一年可能达到几十万;另一方面,内卷式教育是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吞噬,“近视”的幼龄化,抑郁症的校园化,都是不容忽视的的社会问题。加上校外培训机构的过度资本化,不断加深了整个社会的教育焦虑。(人类社会存在普遍联系)

材料二:地球的自转导致了昼夜的变化,自然而然地人们依照昼夜变化形成规律的正常的作息,古人便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习惯。但是当前的教育现状中,课业负担非常重,使很多孩子需要经常性地熬夜完成作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体魄的养成。(自然界存在普遍联系

材料三:  减负政策的变迁:“双减”政策绝不是我国第一次“减负”。200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提出取消小学百分制,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的要求;2013年,教育部出台《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规定严禁划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学校不允许向学生推荐或变相推荐任何教辅资料等。(人的思维存在普遍联系)

 

2、联系的普遍性  哲理

【原理】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思考:联系既然是普遍的,是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1.任何事物都与其周围其他事物相联系。(√)

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与其周围的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2.世界上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因为任何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两个事物之间才能建立和产生联系。

 

材料:对学生而言,有利于减轻课业负担,降低近视率,有更多时间发展兴趣和爱好;

对家庭而言,养娃成本降低,孩子补课减少,有利于提升幸福感和生育意愿。

对教培行业而言,从此“落幕”,彻底凉凉,培训机构教师失业或转型;

对国家社会而言,治理教育行业过度资本化现象,回归教育的本质。

思考:“双减政策”对经济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3、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具有客观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_教案 图2 

4、联系客观性哲理

【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5、联系的多样性

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_教案 图3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6、联系的多样性哲理

【原理】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是有条件的。

【方法论】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知识总结】

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_教案 图4 

 

环节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材料: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政府打响武汉保卫战上海保卫战,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各地各部门闻令即行,短时间内调动全国资源,支援武汉上海,汇聚起抗击疫情的中国力量,致力打赢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武汉胜则全国胜”,“上海胜则全国胜〞“北京胜则全国胜 ”“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兼顾、协调联动”,举国上下同心协力、众志成城。

思考:面对新冠疫情,中国政府打响武汉保卫战、上海保卫战与全国抗疫有什么联系?

教师提示: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1)相互区别

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_教案 图5 

地位、作用不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为什么说“武汉胜则全国胜”,“上海胜则全国胜〞“北京胜则全国胜 ”?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离不开部分)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

 

思考:整体的功能是否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整体功能≠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整体一定大于部分,但整体功能是大于还是小于部分功能之和是有条件的。

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既1+1>2。

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既1+1<2。

【归纳总结】

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_教案 图6 

2、系统优化方法

1)系统的含义: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2)整体和部分、系统和要素的区别

l 当整体和部分关系中,各个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组成整体时,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l 一般情况下,整体中的若干部分可多可少,可有可无;一些部分的丧失,不至于影响整体的存在和发展。

l 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则强调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缺一不可,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都具有独特的、其它要素不可替代的功能。

2)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归纳总结】

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_教案 图7 

八、教学板书

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_教案 图8 

 


该文章所属专题:教学设计

标签:联系  世界  普遍  教案  联系的  
上一篇: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教案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评论
站长QQ:785526108    站长电话:15605432982    微信:ganlinzhiguan88  鲁ICP备20210263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