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文化

广东省广州市科学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时间:2023-06-11 20:39:48   作者:甘霖   来源:   阅读:67   评论:0
内容摘要:广州科学城中学2021学年第一学期12月检测高二政治试卷命题人:周清善审校人:梁雪甜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共16题共48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2分,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笔将个人信息准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涂黑自己的考试...

广州科学城中学2021学年第一学期12月检测高二政治试卷

                              命题人:周清善   审校人:梁雪甜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共16题共48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2分,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笔将个人信息准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涂黑自己的考试证号和座位号等。

2. 按要求作答,答案要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3分,共16题48分。

1.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并对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明确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②目的是在实践中不断实现理论创新

③应坚持与时俱进,使客观与主观相统一   ④有助于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方法论指导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广东省广州市科学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图12. 第十四届全运会会徽(下图)取象传统礼天玉璧。玉为自然之精华,玉璧为致敬上天礼器。寓意全国人民以最好的精神面貌庆祝第一个百年梦想的实现和第二个百年梦想的到来。会徽中心部分为宝塔山、延河水和五孔窑洞,它们是中国革命的灯塔,表达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任何挑战的坚强意志。会徽的设计表明(   

①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②艺术作品是创作主体意识的产物

③艺术作品总是能够正确反映时代要求

④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0多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决策和坚强领导下,西部地区干部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万众一心,顽强拼搏,西部大开发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和“十四五”规划纲要进一步对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作出部署,西部大开发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理论依据是(   )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需要建立新广东省广州市科学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图2联系

③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和变化  ④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新目标,为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山西省是以煤为支柱产业的能源大省,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经历经济发展的“阵痛期”,率先降低碳排放,助力我国尽早实现碳达峰,最终实现目标。这体现了事物发展是(   )

①事物相互否定的过程  ②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③前进性和曲折的统一  ④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2021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1中关村论坛视频致贺。习近平强调,中关村是中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论坛是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中国支持中关村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为促进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作出新的贡献。我国支持这一改革的依据是(   )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我们要勇于直面矛盾        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④矛盾的特殊性中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构建新发展格局体现了(   )

①抓住重点,把握主要矛盾  ②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③妥善处理矛盾的主次方面  ④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广东省广州市科学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图3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 下图漫画《读死书与读活书》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②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③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④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读死书与读活书

8. 专家预测,未来我国的人口数量可能会发生锐减,劳动力出现严重的不足,整个国家的发展都会面临严峻的考验。根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我国的劳动力人口相比目前会少2亿人左右。为了解决这个潜在的问题,2021年9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这表明我国(   )

①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推动社会发展  ②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通过变革上层建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改变人口发展规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某村因土地贫瘠、饮水困难,被列入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搬迁前,当地政府充分征求农民群众意见,让他们参与新村规划,自主选择房型;搬迁中选出村民代表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搬迁后组织大家参加技术培训,一户一策扶持发展种养业,实现了全村脱贫。上述做法(   

①遵循了马克思主义重要原则  ②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

③坚持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  ④是我党制定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 茶,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茶的发现和使用已经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由茶衍生出独成一脉的文化艺术——茶文化。“清茶一杯”,“客来敬茗”,既有物质上的享受,又“精行俭德”,陶冶情操。透过中国茶文化可以感悟到(   )

①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推动社会的发展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人在生活中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  ④各民族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1. 2021年9月27日,第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曲阜尼山举行。论坛上有学者称,中华传统文化倡导道德修养和人格修炼,注重包容、开放,强调责任担当,推崇真诚友善。如果了解了这些,就能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源头来自何方,就能理解中国愿意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的担当和勇气。该观点表明(   )

①中华人文精神包含着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民族文化具有独特标识,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固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前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2.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孟子》中就有“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的记载。A校十分重视劳动教育,如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工作,开展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技能展示活动等。A校开展上述活动,有利于(   )

①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②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③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推动当代社会发展  ④满足学生多元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3. 2021年1月,教育部制定并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导中小学课程教材系统、全面落实革命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此活动的意义在于(   )

①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②弘扬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③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

④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4.王夫之说,“耳有聪,目有明,心思有睿知。入天下之声音研其理者,人之道也。聪必历于声而始辨,明必择于色而始晰,心出思而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这蕴含的哲理有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②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独立 ④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近日,一群由15头亚洲象组成的“短鼻家族离开西双版纳,一路北迁,在昆明市附近转向西南,闲庭信步。我国境内的亚洲象群从1980年的大约170头增加到现在的300头左右,而亚洲象的栖息地面积却由1976年的2084平方公里下降到现在的500平方公里以下,而且到处充斥着人工橡胶林。“短鼻家族”的出走表明

①规律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②象群与环境的联系是普遍的、具体的

③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普遍的联系 ④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 针对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社会民生问题,2021年5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文件提出了开展深化医改工作的重大政策,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统筹推进相关重点改革。这说明(   )

①与社会存在同步变化的社会意识才具有正确性 ②做好医改工作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地位

③医改政策具有相对独立性,制约民生事业发展  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制定政策的根本动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把抓理想信念贯穿始终,提高辩证思维、系统思维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为党和人民事业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要沿着我们确定的正确道路不断前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弘扬伟大的延安精神,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阐明我们应该如何“弘扬伟大的延安精神”。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支撑体系。

布局

具体措施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

聚焦实现战略目标和提升引领带动能力,推动区域重大战略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促进区域间融合互动融通补充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

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

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坚持陆海统筹、人海和谐合作共赢,协同推进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权益维护,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知识,说明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支撑体系的合理性。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进乡村、入农户、聊家常,深入了解当地的移民安置后续帮扶工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情况,总书记指出:“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以大历史观观之,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人民奋斗出来的。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把人民群众比喻为“天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真正同人民结合起来。

结合材料,用群众史观论证“人民就是江山”观点的合理性。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2021年8月30日,文化资讯、儒家经典、孔子生平,孔府珍藏……包含以上多个专题版块的中国孔子网英、日、韩语频道正式上线。海外受众要了解孔子文化、儒家思想,从此多了一个新的平台。

随着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广大海外网民了解中国的愿望愈发迫切,对中华文化,儒家思想的关注也与日俱增。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孔子网外语频道的推出是恰逢其时,顺势而为。近年来,山东坚持以品牌活动为载体,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走出去”,在推动儒家文化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努力当好“排头兵”,贡献山东力量。

(1)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如何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12分)

2)请就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两条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要求。(4分)

 

 

广州科学城中学2022学年第一学期12月月考

二政治参考答案

1-5 BCBCD    6-10 CBBAC   11-16AAB ACC

17.答案

①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要深入学习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②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要立足客观实际,通过实践将弘扬伟大延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③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条件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弘扬伟大延安精神与实践时代目标相结合。(每点4分,共12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酌情给分)

 

18.答案

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整体功能状态会影响部分的功能状态,要立足整体,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推动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

③要树立全局观念,坚持系统优化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把握系统的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发展战略,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构建高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支撑体系,从而实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每点4分,共12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酌情给分)

 

19【答案】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中国人民书写了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物质文明。

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中国人民在书写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同时,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中国人民通过一百多年的奋斗,让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前提,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并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人民就是江山”正是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运用,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每点3分)

 

20【答案】

1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

③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贡献。

④要立足中国国情,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每点3分)

2)

范例一:坚持辩证否定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范例二:坚持用联系观点看问题(或两点论),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范例三: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或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

该文章所属专题:试卷

标签:科学  广州  广东  政治  中学  
相关评论
站长QQ:785526108    站长电话:15605432982    微信:ganlinzhiguan88  鲁ICP备20210263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