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考试思想政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842年8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俄、美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这是中国百年屈辱史的开端。自此,中国的门户被打开,清政府不仅要向列强赔偿数以百万计的白银,还被迫允许外国军舰和商船在他们强行划定的通商口岸自由出入。据此可以判断( )
①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陷入倒退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
③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
④西方国家争夺对中国的控制权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帝国主义的入侵,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使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陷入倒退,①排除。
②③: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俄、美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②③符合题意。
④:西方国家争夺对中国的控制权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次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才是主要矛盾,④排除。
故本题选C。
2. 以下为我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五四宪法”序言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 序言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1949年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因而结束了长时期被压迫、被奴役的历史,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
由此可知( )
①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华民族就实现了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近代中国历史任务是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的国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五四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由此可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故①②正确。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斗争有了主心骨,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就实现了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故③不选。
④: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3.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某班级准备组织一次以“向改革开放致敬”为主题的活动,需要搜集一些素材。下列素材契合这一主题的是( )
①大庆石油“铁人”王进喜、驻村干部、港珠澳大桥项目团队攻坚克难的故事
②“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川藏、青藏两条公路全线通车的故事
③河南商丘三权分置改革、山东寿光大棚蔬菜种植、江苏无锡乡镇企业发展的故事
④深圳蛇口港40多年变化、边贸小城绥芬河、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等故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大庆石油“铁人”王进喜是在改革开放前,①不符合题意,排除。
②:“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是1970年,属于改革开放前,②不符合题意,排除。
③④: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南商丘三权分置改革、山东寿光大棚蔬菜种植、江苏无锡乡镇企业发展的故事,深圳蛇口港40多年变化、边贸小城绥芬河、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等故事都属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③④正确。
故本题D。
4.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表明( )
①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人民
②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致性是党的重要追求
③中国共产党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
④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材料中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致力于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负人民,故①④正确。
②: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维护人民的合法利益,而不是维护人民的一切利益,故②不选。
③:材料强调的是党和人民的关系,未涉及党的作风建设,故③不选。
故本题选B。
5.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是什么”诠释了党的性质和本质特征
②“是什么”回答了党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
③“要干什么”昭示着党的任务和奋斗目标
④“要干什么”表明我国站在新的历史方位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全体共产党员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是什么”诠释了党的性质和本质特征,“要干什么”昭示着党的任务和奋斗目标,①③符合题意。
②: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且为人民谋利益没有回答“是什么”,②排除。
④:我国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是客观实际,没有表明“要干什么”,排除④。
故本题选A。
6. 2023年2月,N社区党支部为了更好地“听民意、解民忧、聚民力”,设立了“党群驿站”。该驿站成为党员活动、意见中转、矛盾调处、服务群众的“微阵地”。N社区党支部此举,( )
①有利于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②表明基层党组织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③旨在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加强政治建设
④意在发挥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N社区党支部设立了“党群驿站”,此举有利于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表明基层党组织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①②正确。
③:N社区党支部为了更好地“听民意、解民忧、聚民力”,设立了“党群驿站”,不是为了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③排除。
④: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中是主体作用,④排除。
故本题选A。
7.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材料表明( )
①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中国共产党积极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③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国家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
④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④符合题意。
②:中国共产党积极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是组织建设的体现,题目材料没有体现,②排除。
③:党坚持国家发展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没有重新确立路线、方针、政策,③排除。
故本题选B。
8. 抓好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一项基本要求。下列选项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①中共中央宣传部精心组织力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
②全国城市街道、乡镇、社区(居委会)、行政村党组织覆盖率均超过99.9%
③修订《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属于党的思想建设内容,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全国城市街道、乡镇、社区(居委会)、行政村党组织覆盖率均超过99.9%,这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容,故②符合题意。
③:修订《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是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故③符合题意。
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属于党的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内容,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要求( )
①政府应接受人民的所有建议,确保权为民所用
②党以作风建设为统领,调动全党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③党增强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④党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直面问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但不是接受人民的所有建议,故①说法错误。
②: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而不是以作风建设为统领,故②说法错误。
③④:材料中指出党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求党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直面问题,不断提升党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故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0. 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人警醒,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勇于自我革命,一刻不停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始终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保证。中国共产党一刻不停全面从严治党( )
①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②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③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④旨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科学执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材料中指出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坚持一刻不停全面从严治党,其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这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故①③正确。
②: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而材料强调的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故②不选。
④:中国共产党一刻不停全面从严治党,旨在通过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不断保持党的和纯洁性,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不是旨在坚持科学执政,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B。
1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巩固工人阶级的领导阶级地位。这是因为工人阶级( )
①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②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地位最重要,影响力最大
③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
④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严格的组织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①不选。
②: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农联盟,因为这两个阶级占了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到九十,故②错误。
③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巩固工人阶级的领导阶级地位。这是因为工人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故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2. 从延安时期的“豆选民主”,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声势浩大的全国范围内的普选;从制定宪法和修改宪法时的全民大讨论,到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时人们纷纷建言献策;从各种形式的基层群众自治,到普通百姓对人大立法、监督等方面工作的深度参与…透过次又一次生动的民主实践,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对民主所怀有的那份虔敬与执着。材料表明( )
①中国人民热爱民主、尊崇民主
②中国人民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
③民主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不懈追求
④中国人民以主人翁身份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从延安时代的“豆选民主”到现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对民主所怀有的那份虔敬与执着,中国人民以主人翁身份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民主、尊崇民主,①④入选。
②:人民的民主权利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的民主权利不断得到实现,但是我国人民的民主权利并没有不断扩大,②不选。
③:我国长期处于封建时期,当时并没有民主,材料体现的是从延安时期开始,所以不能认为民主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不懈追求,③不选。
故本题选B。
13. 针对社会黑恶犯罪向网络发展蔓延的严峻态势,公安部启动打击惩治涉网黑恶犯罪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侦查打击力度,确定目标案件,高效抓捕涉网黑恶犯罪分子,坚决遏制网络套路贷、恶意索赔、负面舆情敲诈、网络水军滋事等犯罪案件多发高发势头。上述举措说明( )
①阶级矛盾依然是我国的主要矛盾
②公安部履行维护国家稳定的国家职能
③公安部以实际行动参与网络运营
④我国的国家职能与我国的国体相适应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不是阶级矛盾,故①不选。
②④:材料中指出公安部严格规范执法,严厉打击惩治涉网黑恶犯罪专项行动,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表明我国的国家职能与我国的国体相适应,公安部履行维护国家稳定的国家职能,故②④正确。
③:材料强调的是国家实施专政职能,依法打击网络涉黑事件,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且公安部不参与网络运营,故③不选。
故本题选D。
14. 2023年2月,美国海军一架P一8A反潜巡逻机穿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兵力对美机穿航行动全程跟监警戒。材料表明( )
①中国军队坚定维护国家主权
②我国努力促进社会发展
③中国军队切实维护世界和平
④我国积极履行对外职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美国海军一架P一8A反潜巡逻机穿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兵力对美机穿航行动全程跟监警戒,体现了中国军队坚定维护国家主权,我国积极履行对外职能,故①④正确。
②:材料强调的是维护国家安全,而不是促进社会发展,故②不选。
③:材料未体现中国军队切实维护世界和平,故③不选。
故本题选B。
15. 2023年3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听取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审议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批准这个方案。这一过程( )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决定权
③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立法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①说法错误,排除。
②③: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听取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审议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批准这个方案。这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决定权,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②③符合题意。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立法权,但是题干体现了决定权,④排除。
故本题选C。
16. 党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是基于它( )
①明确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②能保证国家一切权力由人民直接行使
③能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人民民主专政明确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①错误。
②:在我国,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②错误。
③④: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是基于它的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这说明人民政协( )
A. 作为我国政权组织形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B. 是我国广大人民充分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载体
C. 作为专门协商机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D. 作为协商机构,是我国基层民主的有益补充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A不选。
B:人民通过选举出人大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才是广大人民充分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载体,而不是人民政协,B不选。
C:材料中指出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其作为专门协商机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C正确。
D: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的不是基层治理,D不选。
故本题选C。
18. 近年来,某市牢牢把握宗教中国化主线,促进宗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融合,不断夯实宗教中国化内涵底蕴。宗教中国化( )
①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符合宗教发展规律
②要注重与优秀传统文化联结,吸收借鉴其有益成分
③旨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信教群众
④意在改变宗教的本质,宣扬无神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必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符合宗教传承与发展的规律,①正确。
②:中国的宗教成长发展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当中,推进宗教中国化,要注重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结,吸收借鉴其中有益养分,②正确。
③④:宗教在本质上是唯心主义世界观,是有神论,而马克思主义属于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无神论,推进宗教中国化,不能也不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信教群众,且改变宗教本质说法也是错误的,③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9. 以下是某地村委会换届选举的流程图。如果请你以此写一篇新闻报道,你认为合适的标题是( )
A. 规范选举程序,有序发展基层民主 B. 共商共建,凝聚基层治理最大共识
C. 人大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 D. 优化选举流程,保障村民的决策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AC:图式显示的是某地村委会制定好选举计划进行换届选举工作流程,未涉及人大代表的选举,合适的标题是规范选举程序,有序发展基层民主,故A正确,C不选。
B:材料强调的是某地村委会的换届选举,未体现“共商共建,凝聚共识”,故B不选。
D:材料中显示出通过规范村委会工作人员的换届选举工作,从而推选出适合的村委会成员,但村民没有决策权,故D不选。
故本题选A。
20. 近年来,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某小区进出的车辆越来越多,行人安全存在隐患,为此小区部分士向村民理事会提出在大门设置限高梁的建议。根据村民提议,村民理事会邀请村民代表、小区物业代表召开理事会议,进行“一事一议”。方案通过后,村民理事会确定由小区物管负责施工,村民理事会进行全程监工,后小区村民的安全感显著提升。该小区的成功经验是( )
①发挥基层政权组织的作用,寻找各方利益最大公约数
②实行自我管理的治理模式,实现了自己的难题自己解
③凡关系村民利益的事项要由村民理事会集体作出决定
④发挥基层协商民主作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从组织机构上说,我国的基层政权是指乡、镇、民族乡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以及市(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小区不属于基层政权组织,①排除。
③:凡关系村民利益的事项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作出决定,③排除。
②④:由材料可知,该小区实行自我管理的治理模式,实现了自己的难题自己解,发挥基层协商民主作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②④正确。
故本题选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都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则得0分。
21. (多选)中国式现代化在本质上同西方现代化有着根本的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在领导力量、性质目的、价值取向、发展方向、方法路径等方面,与西方的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扩张掠夺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中国式现代化( )
A. 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B. 破解了社会主要矛盾对现代化发展的桎梏
C. 是放之发展中国家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
D. 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答案】AD
【解析】
【详解】AD:中国式现代化在领导力量、性质目的、价值取向、发展方向、方法路径等方面,与西方的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扩张掠夺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AD正确。
B:中国式现代化不能破解社会主要矛盾,B说法错误,排除。
C:中国式现代化不是放之发展中国家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C排除。
故本题选AD。
22. (多选)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始终保持先进政党的本色,根本原因在于其既能坚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又能在实践中根据时代条件的变化创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始终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材料从一个侧面表明警型( )
A. 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能够促进中国共产党取得事业的成功
B. 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是党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前提
C. 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并不断探索和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D. 党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为行动指南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CD:中国共产党既能坚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又能在实践中根据时代条件的变化创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说明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能够促进中国共产党取得事业的成功,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并不断探索和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为行动指南,ACD正确。
B:党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前提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与把握,B排除。
故本题选ACD。
23. 中央军委办公厅2022年11月印发的《军队党务公开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对军队党务公开作出全面系统规范,主要明确军队党务公开的适用主体、原则、领导体制和工作要求,军队党务公开范围和各类党组织党务公开内容,军队党务公开的程序、方式和时机,监督追责的方式和要求。《规定》的出台( )
A. 旨在吸纳更多军人入党,扩大党的规模
B. 有利于发展军队党内民主,强化党内监督
C. 能够使军队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
D. 有利于提高军队党务工作的透明度
【答案】BCD
【解析】
【详解】A:材料强调的是中央军委办公厅颁布《军队党务公开规定(试行)》,来加强党内监督,提升军队党务工作的透明度,未涉及吸纳军人入党,故A不选。
BCD:材料中指出中央军委办公厅通过颁布《军队党务公开规定(试行)》,规范军队党务公开内容及程序,明确监督追责的方式和要求,这表明《规定》的出台能够使军队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有利于通过发扬党内民主提高军队党务工作的透明度,故BCD正确。
故本题选BCD。
24. (多选)某地街道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依托联络站,代表们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主动作为,从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人手,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一份份“履职清单”,用实际行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由此可见,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 )
A. 有助于调动人民群众参与街道事务的积极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B. 保证了群众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维护了群众利益
C. 密切了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联系,增强了代表的履职意识
D. 有利于人大代表开展政治协商,提高自身的履职能力
【答案】AC
【解析】
【详解】AC:依托联络站,代表们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主动作为,从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人手,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一份份“履职清单”,用实际行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这说明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密切了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联系,增强了代表的履职意识,有助于调动人民群众参与街道事务的积极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AC正确。
B: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有利于群众参与民主决策,但不能保证,B排除。
D: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人大代表履行义务,用实际行动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体现政治协商,且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的职能,D排除。
故本题选AC。
25. (多选)2022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在对外通报社会公众对法律草案的意见时,首次以“具名”方式对吸收采纳意见的具体情况作了反馈。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它具有立法权,可以制定和修改国家的基本法律
B. 它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制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
C. 它可以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
D. 它担负着对提请审议的有关法律草案进行意见征求的职能
【答案】BD
【解析】
【详解】BD: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在对外通报社会公众对法律草案的意见时,首次以“具名”方式对吸收采纳意见的具体情况作了反馈,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制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担负着对提请审议的有关法律草案进行意见征求的职能,BD正确。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立法权,可以制定和修改国家的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不具有立法权,A排除。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功能是可以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C排除。
故本题选B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看就是个共产党员”是群众给共产党员描绘的基本“画像”。作风是共产党员最突出的样子。对于共产党员的样子,最初被世人所了解的便是美国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对共产党员的“素描”。1936年6月,埃德加·斯诺进入陕甘宁边区,他看到的是:在毛泽东住的窑洞里,仅有的一顶蚊帐算是“奢侈品”;周恩来睡的是土炕;彭德怀穿的背心是用降落伞缝制的;林伯渠的眼镜断了腿儿,用线绳系着挂在耳朵上……斯诺就是这样认出了共产党人的样子,把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告知了全世界。
可见,共产党员真的是有“样子”的,在污浊的空气中,也能够“一看就是个共产党员”,哪怕工作形势再复杂,哪怕改革焦点越来越突出,“样子”中的细节还是能够被辨认出,因为那是融入血液里的。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是要看他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对党员而言,做到“真抓实干”,就是在态度上要“真”,在工作上要“抓”,在作风上要“实”,在行动上要“干”,要抓实事、求实效。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说如何才能做到“一看就是个共产党员”。
【答案】(1)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2)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
(4)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5)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共产党员的样子
考点考查:政治与法治的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调用政治与法治有关知识分析作答,设问要求回答共产党员如何做,回归材料分析即可。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可联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关键词②:共产党员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勤奋工作、廉洁奉公→可联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
关键词③:对党员而言,做到“真抓实干”,就是在态度上要“真”,在工作上要“抓”,在作风上要“实”,在行动上要“干”,要抓实事、求实效→可联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等相结合。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2年9月7日,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动员部署会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强调,要扭住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落地见效。一是加强东西对接,要纳入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机制,推动东西部政府部门之间、市场主体之间、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进行对接……四是强化政策支撑,用好用足现有政策,研究出台新的政策,引导西部群众到东部就业创业,引导东部群众到西部创业发展,实现双向流动。
材料二 民主党派中央年度重点考察调研也称“民主党派中央年度大调研”,是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中央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的重要活动。在调研选题上,中共中央统战部每年都会根据中共中央工作安排,在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意见的基础上,商请有关部门提出下一年度重点考察调研的两个主题。30年来,民主党派中央先后就“三农”问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循环经济、“一带一路”建设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开展年度重点考察调研,在实地调研结束后,向当地党委和政府反馈调研情况,使调研成为统战工作的知名品牌。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扎实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党制度的知识,说明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中央开展大调研的合理性。
【答案】(1)有利于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落实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中央开展大调研体现了党的领导,有利于各民主党派行使参政权,发挥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了解社情民意,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推动党和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动员部署会
考点考查:民族方针;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我国的政党制度;政党制度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小问1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从民族方针;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要扭住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落地见效→可联系教材知识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关键词②:引导西部群众到东部就业创业,引导东部群众到西部创业发展,实现双向流动→可联系教材知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小问2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政党制度的有关知识,从我国的政党制度;政党制度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中共中央统战部每年都会根据中共中央工作安排,在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意见的基础上→可联系教材知识我国的政党制度;政党制度基本内容。
关键词②:向当地党委和政府反馈调研情况,使调研成为统战工作的知名品牌→可联系教材知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民主的高度概括,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科学内涵、本质属性、时代特征和政治优势。以下是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相关表述的部分信息;
2019年11月 |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市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时,第一次提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 |
2021年7月 |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出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其中加入了“人民”二字 |
2022年10月 |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 |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阐述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原因。
(2)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探索。以什么样的思路来谋划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作用。请就如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三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②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尊重和保障人权,切实维护人民利益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③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答案示例:①拓宽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②虚心向人民学习,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③健全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引导公民以不同方式、不同角色参与基层事务管理。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全过程人民民主
考点考查:国家性质、基层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小问1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需要调用国家性质、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可联系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
关键词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出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其中加入了“人民”二字→可联系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
关键词③: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可联系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2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参考答案不唯一,主要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考生可结合基层民主的相关内容,直接回答即可。
答案示例:①拓宽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②虚心向人民学习,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③健全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引导公民以不同方式、不同角色参与基层事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