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炳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
政治试卷
本试卷共33题,满分100分,共6页。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粘贴到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中性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近代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此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有多重矛盾。这样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 )
A.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B.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建立独立的资本主义民主社会
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深刻阐明每个时期的历史意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从石库门到红船,从秋收起义到三湾改编,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顽强斗争,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这说明( )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②党的成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了制度基础
③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雷锋精神永不过时是因为其( )
①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法宝
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遵循
④是符合历史发展客观要求的精神财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党旗引领风帆劲,砥砺前行阔步走。乡村振兴号角吹响,一支支扛着党旗的队伍奔赴基层、下沉一线,千方百计让群众脱贫不返贫,振兴不掉队;城市党建战场上,党组织的触角已延伸到基层的“神经末梢”,有效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这体现了( )
①中国共产党积极履行国家职能,加强基层治理
②党员干部强化责任意识,投身于为民造福之路
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筑牢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2023年起中共中央在全党开展“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教育,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主题教育的扎实推进有利于( )
①不断加党的组织建设
②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
③不断促进党永葆生机与活力
④使党成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党坚持反腐败斗争旨在( )
①确立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②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③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④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党的建设作出的战略部署,要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①以“严”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和关键
②全面从严治党,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③以党的作风建设为统领,增强反腐实效
④加强自身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党和国家事业越发展,对党领导能力要求就越高。《中共中央关于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全党必须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确保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下列关于党执政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要求按照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权
②依法执政要求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③科学执政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不断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④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我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是( )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新中国的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D.改革开放
11.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总工会累计表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245个、奖章8650个和全国工人先锋号8870个。号召工人加强学习、提升素质,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这是因为,工人阶级( )
①是我国的阶级基础
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政治保证
③是我国的领导阶级
④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高度出发,不断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下列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求由人民直接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我国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其议程如下: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议程一、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二、审查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三、审查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四、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修正草案)》的议案 …… |
这表明全国人大依法行使( )
①审议权 ②监督权 ③表决权 ④决定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进入新时代,我国基层民主创新充满活力,从城乡社区里的村(居)民议事会、村(居)民论坛、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到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合进社区,从“小院议事厅”到“板凳民主”,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这些创新( )
①丰富社会主义民主形式
②扩大了人民的政治权利
③践行着全过程人民民主
④为人民民主提供制度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天气转暖,群众外出旅游和祭扫意愿强烈。公安部部署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切实做好2023年清明假期交通安保工作,要求集中排查高风险路段;严查农村“双违”、“三超一疲劳”、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从严打击酒驾醉驾等违法犯罪行为;引导驾乘人员守法文明出行,保障广大群众清明假期出行道路交通安全。这表明了国家( )
①打击危害人民群众安全的犯罪
②有效维护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
③加强队伍培养和服务社会公众
④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全面加强对防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自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控工作进入新阶段。党始终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原因是( )
①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②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的要求
③生命健康权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2023年4月7日是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纪念日。7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澜沧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昂首迈入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实现了一步千年的历史性跨越。进入新时代以来,澜沧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勇于拼搏,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了又一次历史性跨越。澜沧县发展的辉煌历史充分证明(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②提高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有利于消除民族之间的差异
③民族工作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④民族政策是解决民族自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关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近年来,某市牢牢把握宗教中国化主线,促进宗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融合,不断夯实宗教中国化内涵底蕴。宗教中国化( )
①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符合宗教发展规律
②要注重与优秀传统文化联结,吸收借鉴其有益成分
③旨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信教群众
④意在改变宗教的本质,宣扬无神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2023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座谈并共迎新春。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希望大家
传承与党同心、爱国为民、精诚合作、敬业奉献的多党合作优良传统,把多党合作所长与中心大局所需结合起来,在参政议政中聚众智,在民主监督中建诤言,在政党协商中献良策,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由此可见(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各民主党派作为我国的专门协商机构,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③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基于共同的政治目标通力合作
④各民主党派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献计出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包括( )
①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使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一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地方立法中的作用。2018—2022年,有8件省人大代表提出的立法议案被列人立法计划,占代表所提立法议案的42.1%。《湖北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湖北省公共图书馆条例》等一批关系国计民生、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立法项目由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表决并获高票通过。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为湖北省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作出了更大贡献。由此可见( )
①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是立法机关,拥有立法权
②人大代表提出立法议案,行使了提案权、立法权
③湖北省人大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依法立法,实现良法善治
④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完整的制度程序,也有完整的参与实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入目皆芷荷,扑鼻是芝兰。”《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高度重视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健全互联网领导和管理体制,坚持依法管网治网,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这要求中国共产党( )
①领导立法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
②严格执法——促进公正、文明、规范执法
③支持司法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④带头守法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行政执法工作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直接关系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心。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使经济社会活动更好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以下可以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迈上新台阶的举措有( )
①积极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②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诉求
③限制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④规范行政权力运行范围,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2022全国互联网法律法规知识云大赛”吸引超220万人报名参赛,竞赛访问量逾1.64亿;面向广大网民进行的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已连续开展18届;全国建立以普法为主要任务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视频号等已超过3万个……一个个数字折射出( )
①全民守法是我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②我国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
③以网络法治建设助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建设法治中国
④尊法守法已经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道德
B.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支撑作用
C.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促进作用
D.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26.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该法实施30年来的又一次“大修”。经过修订,新法由过去的9章61条增至10章86条,针对当前结婚生育、
财产分配、人身权利等领域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问题,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作出了积极回应。该法的实施( )
①表明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
②体现了依法治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③是以法律的形式将党中央有关妇女权益的保护法制化
④体现了依法治国立足中国实践,消除了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7.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立法法第五条规定:“立法应当符合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对该规定理解正确的是()
①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
②我国坚持依宪立法,依法立法的原则
③推进科学立法,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
④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应在法治轨道上制定规范性文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8.英雄烈士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引领社会风尚的标杆,加强对英烈姓名、名誉、荣誉等的法律保护,对于促进社会尊崇英烈、扬善抑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为更好地弘扬英雄烈士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民法典对英雄烈士等的人格利益保护作出了特别规定。对英雄烈士加强立法保护有利于( )
①夯实构筑法治国家的社会基础
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
③推动法律得到有效落实和普遍遵守
④培养人们的法治意识,建设法治社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9.2022年度广州市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在全国率先开展行政执法电子技术监控设备专项清理,全市制定并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清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
制审核清单970份,在省一体化行政执法平台累计公示执法结果信息332万件,连续6年实现年度行政执法数据100%公示。可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必须()
①坚持权责法定,打造全能高效政府
②规范执法行为,打造执法严明政府
③健全制度体系,打造守法诚信政府
④推进政务公开,打造公开公正政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法的政治职能是指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法的社会职能是指法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下列案件主要体现法的政治职能的是( )
①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江苏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王立科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②影视演员潘某因违法代言广告行为被罚款25.7万余元
③扬州非法营运网约车司机拒不配合检查,驾车逃跑时拖拽执法人员被行政拘留
④香港警方破获本年度最大宗可卡因贩毒案,在行动中拘捕一名45岁男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2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宁,天下平。”治理黄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
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牵头编制完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着眼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山东省在沿黄9省区率先制定实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2021年12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黄河保护法草案,会后法制工作委员会在中国人大网公布草案全文,征求社会公众意见。2022年10月27日,黄河保护法草案三审稿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2022年10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黄河保护法的制定过程是如何践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妇女权益保障法是关于妇女权益保护的基本法律,是我国人权保障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10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妇女权益保障法,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着力完善相关制度机制,优化妇女发展环境,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为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修订工作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总结经验,坚持问题导向,积极适应了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为妇女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权益提供了更有力法治保障,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深入人心。
结合材料,谈谈《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改完善,是如何体现全面依法治国原则的。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当新冠疫情爆发时,我们统筹医护人员和医疗物资调度,打击疫情期间的各类犯罪活动;当中印边界危机发生时,我们稳妥处置加勒万河谷事件,捍卫领土主权;当国外安全形势恶化时,我们组织中国公民有序撤离……国家坚定地维护着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信息等各方面安全。人民群众对国家安全工作的满意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洪水席卷而来时,共产党员投身防汛一线,共筑安全堤坝;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民警全力应对,日夜值守,保障辖区安全;军港被暗中拍摄时,有市民依据国家保密法,拨打12339举报电话……正是人人守护家园,众志成城,才有了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月考答案
1-5 ABBCC 6-10 BDBCC
11-15 DACBA 16-20AAADA
21-25 DDBCD 26-30ADDCB
31.(12分)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立法过程中把党中央决策部署以法律形式转化为国家意志,坚持了党的领导。
②国务院、生态环境部等国家机关在推进黄河保护法制定工作中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黄河保护法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修改和通过黄河保护法,贯彻了依法治国方略。
32.(14分)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修订妇女权益保障法,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总结经验,坚持问题导向。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修订妇女权益保障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着力完善相关制度机制,优化妇女发展环境,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为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④坚持依法治国。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为妇女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权益提供了更有力法治保障,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深入人心。⑤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修订工作,全面总结经验,坚持问题导向,积极适应了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
33.(14分)①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②维护国家稳定是国家对内职能,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是国家对外职能,组织撤侨,打击的各类犯罪活动,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稳妥处置涉外事件,捍卫领土主权。
③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遇大事险情,人民受到威胁,共产党员总能挺身而出,护佑人民。
④权责法定、建设法治政府需要政府依法行政,公民权益受到侵害时,政府积极履职,维护社会安全。
⑤公民积极履行义务,人人守护家园,众志成城,有利于维护国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