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主义

精品解析:湖南省怀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时间:2023-03-03 20:56:16   作者:甘霖   来源:   阅读:82   评论:0
内容摘要:湖南省怀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总结过去五年工作的基础上,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党和国家的前进方向、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这次会议着眼长远,关于未来中国前瞻...

湖南省怀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总结过去五年工作的基础上,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党和国家的前进方向、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这次会议着眼长远,关于未来中国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思考逐渐清晰。这表明,意识活动(   

①具有目的性,人们可以为未来中国的发展制定科学规划

②具有自觉选择性,人们可以根据党的需要制定行动纲领

③具有主动创造性,人们可以规划具有前瞻性的奋斗目标

④具有能动性,人们能超越客观条件限制将蓝图变成现实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中共二十大在总结过去五年工作的基础上,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党和国家的前进方向、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这说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能够为未来中国的发展制定科学规划,规划具有前瞻性的奋斗目标,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中“根据党的需要制定行动纲领”表述错误,②错误。

④: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但人类不能超越客观条件,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 某同学的书桌上贴着这样两个公式。

励志公式:(1+1%)365 ≈ 37.7834

消志公式:

(1-1%)365 ≈ 0.0255

注:公式中的1代表现有学习水平,1%代表在原有基础上的增加或减少,365代表一年。

以下选项与这两个公式意义一致的是(   

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④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题干中这两个公式蕴含的哲理是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和“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都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①④符合题意。

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蕴含的哲理是外因是事物的变化发展的条件,②与题干中这两个公式蕴含的哲理不符,排除。

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蕴含的哲理是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③与题干中这两个公式蕴含的哲理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B。

3. 2022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中国队时隔16年再夺亚洲杯冠军。“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女足”的呼声一度“刷屏”。《人民日报》盛赞:“水”到渠成的背后,是教练组指挥若定,是女足姑娘永不放弃。没有顽强拼搏,就没有一次次逆风翻盘;没有咬牙坚持,也不可能笑到最后。中国女足再次夺冠印证了(   )

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②高昂的精神状态能给予人体生理活动积极影响

③社会意识有时能够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④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有机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水”到渠成的背后,是教练组指挥若定,是女足姑娘永不放弃,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①符合题意。

②:中国女足顽强拼搏,成功逆袭,体现了高昂的精神状态能给予人体生理活动积极影响,②正确。

③:社会意识能影响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但不起决定作用,③错误。

④: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质变的有机统一,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4. 下图漫画《渴望》警示人们(   

精品解析:湖南省怀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图1 

A. 抓住主流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B. 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 应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 D. 要大胆突破客观规律的制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A错误。

B:漫画《渴望》警示人们应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而未涉及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错误。

C:漫画讽刺了处于孤岛中的人,既渴望轮船也渴望Wi-Fi,抓不住重点,此时,如果有轮船来救他才是关键,C正确。

D: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突破规律的制约,D错误。

故本题选C。

5. “做大事的人所做的每一件小事和所选定的目标密切联系,一千件小事的完成就意味着达到目标,大功告成;而成就不了大事的人所做的一千件小事之间无序,没有关联。”这句话告诉我们(   )

A. 关键部分总是高于整体,统率全局

B. 要正确把握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C. 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D. 要正确把握主次矛盾的关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A: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部分,故A错误。

B:做大事的人需要有一个大的目标,然后把目标分解成一件件小事来完成,这体现了要正确把握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B正确。

C: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会小于部分功能之和,C错误。

D:材料体现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没有体现主次矛盾的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6. 2022年9月,国家网信办会同相关部门起草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指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神经中枢,适应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实际,对违反网络信息安全义务行为的法律责任进行整合,调整行政处罚幅度和从业禁止措施。从哲学上看,上述意见是基于(   )

①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②生产力领域的变革必然会引发生产关系的革新

③改革上层建筑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④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指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神经中枢,适应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实际,体现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变化发展的需要,①④正确。

②:《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的起草反映的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未反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②排除。

③: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③错误。

故本题选B。

7. 2022年8月,重庆缙云山发生山火后,一群00后的“摩托骑士”自发前往扑救前线运送物资,志愿者精神筑起一道“防火墙”,面对灾情,他们和消防战士、武警官兵一起用无畏逆行的勇气担当,谱写了青春的华章。这表明(   )

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④集体主义已成为当代中国青年的共同价值选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一群00后的“摩托骑士”和消防战士、武警官兵一起灭火,这表明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奉献,我们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②③符合题意。

①:材料未涉及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对实现人生价值的作用,①不符合题意。

④:集体主义已成为当代中国青年的共同价值选择不符合事实,是错误的,④排除。

故本题选C。

8. 电视剧《人世间》是百姓生活史,更是一部中国社会变革史。它讲述了上山下乡、三线建设、知青返城、恢复高考、对外开放、国企改革、棚尸区改造等国家发展背景下老百姓生活的磅礴变迁,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无限情义和人世间的正直善良,一经播出便掀起观剧热潮。这表明(   

①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精品解析:湖南省怀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图2力量源泉

②优秀文化以特有的感染力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④文化是一定时代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材料强调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没有体现文化对国家的作用,且先进文化推动发展,①错误。

②:材料没有涉及优秀文化以特有的感染力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②不符合题意。

③④:电视剧《人世间》是百姓生活史,更是一部中国社会变革史。它讲述了国家发展背景下老百姓生活的磅礴变迁等,这表明了文化是一定时代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9. 2022年7月,武汉大学和敦煌研究院主办“万里千年——敦煌石窟考古特展”,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了敦煌石窟考古的丰硕成果和重大学术价值。展览期间,主办方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视频号等平台,提供丰富的线上服务。1∶1实景洞窟三维模型的构建,将远在大漠中的千年瑰宝展现在世人面前;数字敦煌上线,全球网民只要轻叩鼠标,就可以浏览超高清壁画图像……举办该活动有利于(   )

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促进不同文化相互借鉴,推动人类文明趋同融合

③复原当时社会生活的历史原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④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增强国际影响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举办该活动,现代科技和传媒的发展,促进敦煌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①正确。

②:人类文化具有多样性,“文明趋同”表述错误,②错误。

③:该活动有利于展示当时文明的魅力,“复原当时社会生活的历史原貌”表述错误,③错误。

④:通过“万里千年——敦煌石窟考古特展”向世界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有利于增强中华文明国际影响力,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0. “文艺是时代的号角。”习近平总书记鼓励乌兰牧骑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于群众实践,用心感悟时代变革中的新气象,创作不辜负时代的优秀作品,用艺术传递振奋人心的群众故事,做新时代的参与者、建设者、见证者,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为此,乌兰牧骑文艺工作者应(   )

①在艺术实践中创造新的时代精神

②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艺术创作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④做到胸中有大义、肩头有责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时代精神反映时代特色,要在艺术实践中注入时代精神,而非“创造新的时代精神”,另外,时代精神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而非个别文艺工作者,①错误。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要立足实践进行艺术创作,而非“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艺术创作”,②错误。

③④:新时代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都应积极投身于群众实践,用艺术传递振奋人心的群众故事,做新时代的参与者、建设者、见证者,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说明乌兰牧骑文艺工作者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做到胸中有大义、肩头有责任,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1.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由于它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这说明(   )

①国家是在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以后产生的

②国家的性质是由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的

③国家是统治阶级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工具

④国家是为社会谋福利的组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由于它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表明国家是在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以后产生的,国家的性质是由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的,①②入选。

③④: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不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工具,也不是为社会谋福利的组织,③④不选。

故本题选A

12. 2022年9月,意大利议会选举计票结果显示,乔治娅·梅洛尼领导精品解析:湖南省怀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图3意大利兄弟党得票率约为26‰成为议会第一大党。该党所在的中右翼政党联盟得票率约为44‰,领先于其他党派或党派联盟。梅洛尼获得组阁权,将成为意大利首位女总理。由此可知(   )

①意大利实行多党制

②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③总理是国家元首,行使行政权

④议会行使对内职能,政府行使对外职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①②意大利议会选举计票结果显示,兄弟党得票率约为26‰成为议会第一大党。表明意大利实行多党制,议会制,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①②符合题意。

:在总统制国家,总理是国家元首,行使行政权,意大利是议会制,不符合题意。

:议会制国家中议会既行使对内职能,也行使对外职能,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3. 2022年5月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投票结束。5月20日,国务院全体会议决定任命李家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7月1日,由国家主席习近平监誓,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主要官员宣誓就职。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特别行政区的“特别”在于其是有相对主权的政治实体

②特别行政区政府置于国务院的领导下

③特别行政区政府是自治权的来源与行使主体

④特别行政区不会改变我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香港特别行政长官必须由中央政府任命反映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表明我国采用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不会因此改变,说明香港特别行政区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②④正确。

①:联邦制国家的组成单位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我国采用单一制,特别行政区是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统一领导之下,①错误。

③: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来源于中央授权,③错误。

故本题选D。

14. 2022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非洲联盟轮值主席萨勒互致贺电,庆祝非盟成立、中非建交20周年。20年来,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在经贸、人文、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帮助非洲国家共同进步,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也一直在为非洲国家发声。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领导全球共同发展

②中国是助力非洲国家不断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③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

④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而不是领导全球共同发展,“领导”夸大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故①不选。

②③: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在经贸、人文、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帮助非洲国家共同进步,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也一直在为非洲国家发声,体现了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是助力非洲国家不断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故②③选项正确。

④: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5. 俄乌爆发冲突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实施制裁,但俄罗斯是重要的能源出口国,受此影响,全球油气价格飙升,对俄罗斯能源依赖较大的欧洲部分国家诸多商品出现价格上涨。为缓解这一压力,相关国家正在寻求在俄罗斯之外获得更多天然气。这表明(   

①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②贸易保护主义损害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③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④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俄乌爆发冲突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实施制裁,但俄罗斯是重要的能源出口国,受此影响,全球油气价格飙升,对俄罗斯能源依赖较大的欧洲部分国家诸多商品出现价格上涨.这表明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①④正确。

②:材料未涉及贸易保护主义,②不选。

③:能源困境的问题不仅仅是要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来解决,对于能源本就紧缺的国家还需要寻求能源渠道多元化,且材料未涉及如何解决问题,③不选。

故本题选B。

16. 2022年11月,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第十七次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坚持改革创新,挖掘增长动力;坚持与时俱进,完善全球治理;坚持迎难而上,破解发展瓶颈:坚持伙伴精神,妥善处理分歧。习近平宣布中国将进一步开放市场,为创造世界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不懈努力。这些主张(   )

①反映我国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心声

②是解决全球经济发展问题的主导思想

③表明维护共同利益是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表达中国为推动全球经济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责任担当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国家主席在二十国集团第十七次峰会上的讲话精神反映我国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心声,表达中国为推动全球经济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责任担当,①④符合题意。

②:夸大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声音,说主导思想错误,排除②。

③:维护本国国家利益是所有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稳中有增,截止到2022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吨以上;这给国家粮食安全、老百姓端牢饭碗增添了信心和底气。然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国际种业巨头控制我国种业市场来势凶猛,全球种业前十强在内的70多家国际业进入中国,一大批洋种子渗透到中国的田间地头。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必须突破种源“卡脖子”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粮食安全的根基是粮食生产能力的安全,人、地、技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要素,要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实处。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的翻身仗,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认识奥秘”的知识,说明我国提出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端牢“中国饭碗”的理由。

【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近年来,国际种业巨头控制我国种业市场,我国民族种业面临严峻挑战。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中国提出解决种源问题的要求是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应对世纪变局。③认识对实践反作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认识,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重视种源技术攻关,有利于打好种业翻身仗。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当前,我国提出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的要求是我国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粮食安全

考点考查: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的特点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需要运用探索认识奥秘的知识,说明我国提出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端牢中国饭碗的理由。运用课本原理结合材料回答即可。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国际种业巨头控制我国种业市场来势凶猛,全球种业前十强在内的70多家国际业进入中国,一大批洋种子渗透到中国的田间地头可联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有效信息:党精品解析:湖南省怀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图4二十大报告指出,粮食安全的根基是粮食生产能力的安全,人、地、技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要素,要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实处可联系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有效信息: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的翻身仗,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可联系认识对实践反作用;

有效信息:我国提出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的要求是我国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可联系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他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一百年来,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荜路蓝缕、攻艰克难,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先后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前无古人的改革开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昂首阔步迈入了新时代。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伟大建党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

【答案】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我们党取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将为其领导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尊重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推动伟大复兴梦的实现。③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伟大建党精神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遵循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将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必将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④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以伟大建党精神塑造中国人民正确的价值观,坚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将引导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精品解析:湖南省怀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图5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

考点考查:历史唯物主义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分析伟大建党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属于意义类型试题,角度较大,需要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进行回忆,主要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历史的主体、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知识。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链接教材知识。

有效信息: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可联系教材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相关知识展开论述。

有效信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昂首阔步迈入了新时代,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可联系教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相关知识展开论述。

有效信息: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可联系教材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的相关知识展开论述。

有效信息:践行初心、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可联系教材价值观导向作用的相关知识展开论述。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历史上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从苦难中走过来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深知和平的珍贵、发展的价值,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绘就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同心圆。

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如何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答案】①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是冲突的根源。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推进现代化发展中高度重视与其他国家开放合作,互利共赢。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契合时代要求与历史潮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③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中国在推进现代化发展中,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我国的世界情怀和全球视野,为构建公平正义的国际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④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中国式现代化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与贡献者,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中国式现代化

考点考查:国家利益、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的外交政策、经济全球化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法治精神、政治认同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要求可转换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了哪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注意需要调用国家利益、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的外交政策、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从意义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促进共同发展的同心圆可联系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

关键词: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可联系当今时代的主题;

关键词: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可联系我国的外交政策;

关键词: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可联系经济全球化。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精品解析:湖南省怀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图6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湖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代表性非遗项目的数量和市场化程度等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非遗的保护工作可圈可点。

2022年,湖南文旅博览会、对口援疆19省市非遗展、湖南省首届非遗博览会等活动的开展,让民众近距离感受、领略了非遗的无穷魅力和风采,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唱腔丰富的湘剧与现代歌曲相融合,简约精美的湘绣、苗绣元素融入服装设计……非遗与现代生活巧妙融合,让人耳目一新;华服巡游、送别演唱《带着幸福来见你》等快闪非遗互动项目,让市民大饱眼福;时兴的非遗主题民宿、非遗文创等,展示非遗传承发展的新业态、新体验和新成就,让人感受不一样的潮玩时尚魅力;十八洞苗绣、“惹巴妹”手工编织等“让妈妈回家”工程,让绣娘在家门口就业,展示了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巨大潜力;承载着独特民俗文化的道州龙船,体现的是新时代人们对生活新的向往和热爱;非遗与科技融合,“云上非遗”打造了湖南非遗5G+智慧非遗数字化样板。湖南非遗故事,正在传播着湖南发展好声音。

1结合材料,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分析湖南省非遗保护和传承是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

2湖南省拥有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仅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即达137个,靖州苗族歌鼟、辰溪茶山号子、通道芦笙音乐、淑浦目连戏、新晃和沅陵的傩戏、芷江的龙舞和沅州石雕、鹤城区上河阳戏等名列其中。开展非遗研学游活动是中小学生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途径,某校计划于中国文化遗产日组织高二学生就身边的非遗项目开展研学游活动。假如你是活动策划者之一,请你为该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并说明开展本活动的意义。要求:围绕主题,阐明意义;条理清晰,规范用语;字数在150字左右。

【答案】1①湘剧与现代歌曲相融合,非遗快闪互动、非遗主题民宿展示的新业态、新体验等等,是非遗传承人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创造性地将非遗文化融入当代文化和现代社会,让其以崭新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人们体会到非遗的无穷魅力和风采,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②“让妈妈回家”工程将苗绣等非遗与乡村振兴相结合、道州龙船体现了新时代人们对生活的新向往,非遗文化被人们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创造性地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讲好湖南非遗故事,传播湖南发展好声音的新载体,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2活动主题与非遗相关,表明活动的目的和形式即可给分,如观上河阳戏,做非遗传人;探访沅州石雕基地,领略石雕风采;游非遗胜地,体验非遗之美;等等。

意义: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非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学生在观光中学习,在体验中了解,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凝聚民族认同;非遗文化资源所承载的家国情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惠民安民、安民富民等人文精神和道德思想,能够为青少年提供精神指引,潜移默化地激励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奋发向上,主动承担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任;非遗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对于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了重要作用,青年学生参加非遗研学活动,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推动优秀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非遗文化与社会生活相适应,与时代要求相衔接,增强非遗文化的影响力。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考点考查: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小问1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分析湖南省非遗保护和传承是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属于措施类主观题。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材料中,唱腔丰富的湘剧与现代歌曲相融合,简约精美的湘绣、苗绣元素融入服装设计……非遗与现代生活巧妙融合,让人耳目一新等可联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创造性地将非遗文化融入当代文化和现代社会,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关键词:材料中,十八洞苗绣、惹巴妹手工编织等让妈妈回家工程,让绣娘在家门口就业,展示了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巨大潜力等可联系人们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创造性地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小问2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考生为开展非遗研学游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并说明开展本活动的意义。注意要条理清晰,规范用语。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选取一个非遗文化资源,并阐明主题如观上河阳戏,做非遗传人;探访沅州石雕基地,领略石雕风采;游非遗胜地,体验非遗之美;等等。

关键词:结合教材文化知识和选取的非遗文化资源主题阐明开展研学游活动的意义。可从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凝聚民族认同;坚定理想信念;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角度分析。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标签:精品  政治  湖南  考试  解析  
相关评论
站长QQ:785526108    站长电话:15605432982    微信:ganlinzhiguan88  鲁ICP备20210263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