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法治

1.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同步练习

时间:2023-03-03 21:00:01   作者:甘霖   来源:   阅读:140   评论:0
内容摘要:高中政治 1.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站起来”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时代主题,是“富起来”“强起来”的根本前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首要奋斗目标。“富起来”是“强起来”的经济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阶段。下列属于“站起来”......

高中政治  1.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站起来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时代主题,是富起来”“强起来的根本前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首要奋斗目标。富起来强起来的经济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阶段。下列属于站起来富起来时期的重大事件的是(   

①20222月举办北京冬奥会②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

③1971年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④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为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带领人民进行了艰难曲折的初步探索。这一初步探索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为此后的改革开放奠定坚实的基础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第一批解放牌载重汽车驶下装配线;农民踊跃报名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上海大祥绸布商店挂上了公司合营的招牌。这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伟大意义在(   

剥削阶级被消灭,劳动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政治前提

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标志着中华民族站在了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放眼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历史,没有哪一种政治力量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深刻地、历史性地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从四分五裂走向高度统一,从积贫积弱走向全面小康,从被动挨打走向独立自主,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进程。这一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   

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为新型工业化提出中国方案

成功开辟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始终具有长期执政的历史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的时期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 B.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C.改革开放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6.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诞生的?是通过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而产生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这就是当时的世界大势。中国共产党从这个世界大势中产生出来,走在了时代前列,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从中可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社会主义中国的成立顺应了社会历史发展潮流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诞生的

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人民谋幸福有了主心骨科学社会主义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了科学理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新中国成立使得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到小康的伟大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2年,孝感市某校开展献礼党的二十大系列主题微视频征集活动。该校小李同学准备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奋斗故事,他的素材可以选自(   

扫雷英雄杜富国的故事

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故事

抗战时期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深圳改革开放立潮头的故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下列对下表的解读,最正确的是(  )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类型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9%

7.1%

工业总产值

100%

商品零售额

95.8%

4.2%

 

A.完成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完成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10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执政72年。历史昭示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祖国的繁荣昌盛和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

A.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B.不是自封的,是与生俱来的

C.是由我国政治制度保障而来的 D.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11.辽宁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与党的民族复兴伟业同频共振,孕育和传承的红色基因融入辽宁人民的血脉,书写了辉煌与荣光。上述成就的取得在于辽宁(    

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前进方向

致力于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人民具有中华民族勇敢坚毅和忠诚担当的品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对于改革开放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B.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C.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D.使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13.从石库到红船,从秋收起义到三湾改编,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顽强斗争,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这说明(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党的成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了制度基础

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简答题

14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激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是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意义。

 

三、材料分析题

15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百年奋斗、百年积累、百年风华写就一部厚重的党史书。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个世界奇迹。

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所取得胜利。


参考答案:

1D

【详解】①②“20222月举办北京冬奥会“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属于强起来时期的重大事件,①②与题意不符。

③④1971年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属于站起来时期的重大事件﹔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属于富起来时期的重大事件,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B

【详解】:这一初步探索没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说法错误。

②③:这一初步探索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此后的改革开放奠定坚实的基础,②③符合题意。

: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3B

【详解】①③:这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三大改造完成,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其伟大意义在于剥削阶级被消灭,劳动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①③正确。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排除。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标志着中华民族站在了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排除。

故本题选B

4B

【详解】①③:材料涉及的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的成就,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成功开辟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①③符合题意。

②④:材料不涉及中国共产党为新型工业化提出中国方案和中国共产党始终具有长期执政的历史自信,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5D

【详解】ABC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6C

【详解】②④:中国共产党是通过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而产生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这就是当时的世界大势。中国共产党从这个世界大势中产生出来,走在了时代前列,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这说明科学社会主义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了科学理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②④符合题意。

:本题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没有涉及社会主义中国的成立,排除

: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故本题选C

7D

【详解】①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①③错误。

②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②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8C

【详解】:扫雷英雄杜富国的故事发生在新时代,排除,

②③抗战时期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故事,均属于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事迹,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奋斗故事,②③符合题意。

深圳改革开放立潮头的故事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的奋斗故事,排除。

故本题选C

9D

【详解】D:根据题干可知,1956年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公有制经济占主体。结合所学可知,到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D符合题意。

ABC:题干中未具体体现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AB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0A

【详解】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A正确。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并不是中国共产党自封的,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历史形成的,B错误。

CD:先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才有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各项政治制度的制定, CD错误。

故本题选A

11B

【详解】: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辽宁与党的民族复兴伟业同频共振,书写辉煌,体现出辽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符合题意。

1982年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干中强调的时间阶段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刚成立后等,这并未涉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排除。

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材料强调的是党的领导和人民的力量。该选项不是设问原因,排除。

:红色基因融入辽宁人民的血脉,书写辉煌与荣光,强调革命的胜利、社会的发展依靠的是人民的力量,中华民族勇敢坚毅和忠诚担当的品质,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

12C

【详解】ABD: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AB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C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3B

【详解】①④: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顽强斗争,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也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①④正确。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错误。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而不是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错误。

故本题选B

14.(1)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新中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分析】本题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为背景材料,从政治与法治角度设置有关问题,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是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意义。本题属于简答题,有两个设问,第一个设问,要求回答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是什么,考生可依据教材所学回答即可,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第二个设问,要求回答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意义,属于意义类试题,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考生可依据教材所学,从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的角度分析。

15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胜利,并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分析】背景素材: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

考点考查: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中国共产党, 需要调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所取得胜利。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百年奋斗、百年积累、百年风华写就一部厚重的党史书。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个世界奇迹,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所取得胜利可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新时代。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得分点:改革开放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得分点: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胜利,并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点睛】非选择题的审题要求:(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


该文章所属专题:试题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同步练习
相关评论
站长QQ:785526108    站长电话:15605432982    微信:ganlinzhiguan88  鲁ICP备20210263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