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2022高考时政⑦: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 热点训练(学生版)

时间:2022-05-16 10:19:04   作者:甘霖   来源:   阅读:222   评论:0
内容摘要:2022高考时政⑦: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热点训练学生版组卷:艾小志老师1.(2022·山西太原·二模)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为此,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景象。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需要()①加强公共文......

2022高考时政⑦: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

热点训练

学生版

组卷:艾小志老师

1.(2022·山西太原·二模)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为此,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景象。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需要(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满足农民文化需求

健全乡村文化人才发展机制,培养乡土文化能人

增加各类乡村文化供给数量,繁荣农村文化市场

全面继承传统农耕文化思想,保护乡村文化遗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2·辽宁·二模)数据种瓜,十万人不愁哈依靠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手段,给种植户提供更精准的服务,降低其种植成本,将种植风险降到最低,是当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突破点。浙江省黄岩区瓜农天下应用场景的创新,把零散的小规模种植经营编织成能抵御风险的网络,既顺应现代农业规模经济提升效益的要求,又通过数字赋能,拉长产业链,丰富价值链,带动一大批后方村民的就业。由此可见,瓜农天下应用推出意义在于(     

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

促进数据要素的供求平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提供线上线下全链式服务,帮助瓜农避险增收

培育农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农业与工业险合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2·河南河南·三模)近年来,海南省大力发展共享农庄,推进农庄休闲业态建设,促进农旅融合。在不改变产权归属的前提下,由村集体划出部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引进企业对村内闲置宅基地和废弃房屋进行改造,建成农家乐、民宿等,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共享农庄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是(   

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出让宅基地的所有权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引入社会资本促进农旅融合推动农村产业优化升级

发挥市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吸引城市资本下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规模化经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2·广东·二模)法律明白人是指具有较好法治素养和一定法律知识,积极参与法治实践,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村民。2021118日,中央宣传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规范(试行)》,提出到2025年,每个行政村至少培养3法律明白人。培养法律明白人     

旨在推进司法公正,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有利于化解基层矛盾,凝聚乡村振兴合力

促进乡村法治人才培育,增强基层治理效能

有利于加强普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2·山东潍坊·二模)甘肃省永昌县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集体收益分配制度,在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让农民变成村集体股东,真正成为集体资产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受益者,分享到了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成果,也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材料说明(     

尊重农民意愿是乡村振兴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

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能够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作为上层建筑的产权制度改革激发了农业生产活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2·浙江·模拟预测)2022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联组会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为此,需要(     

实现农业保险全覆盖,确保种粮的收益不断增加

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提升粮食的单产和品质

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推动农村土地所有权流转,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2·全国·模拟预测)今年是十四规划实施的开局年,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座谈会上,各民主党派发言赞同中共中央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分析和明年经济工作的考虑,并就推动落实碳中和目标、引导民营企业投身乡村振兴和促进共同富裕、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等提出意见和建议。这表明(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

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

我国各政党在国家治理中发挥政治协商、参政议政作用

我国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2·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三模)乡村振兴读书群书香政协建设的生动缩影。读书学习是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工作内容和基本功。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例,全国政协聚焦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将党史学习贯穿48个主题读书群,385名全国政协委员分别担任群主、导读,举行品读红色经典等线下讲读会,分享思想感悟,凝聚奋进力量。书香政协建设(     

能够为新时代我国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利于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筑牢思想高地、锻炼业务水平打造过硬政协队伍

通过创新文化传播的手段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2·湖北·高三阶段练习)20218月,湖北省司法厅印发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实施方案,为更好地帮助村民化解日常矛盾纠纷,当地司法所专门在村委会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利用司法所人员力量,整合村里法律明白人和人民调解员等力量,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当地司法所这一做法(     

极大地发挥了行政服务的职能优势

是通过信访制度保障村民民主监督

表明司法所直接参加村级事务管理

有效推动了乡村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2·甘肃兰州·一模)习近平总书记说:嘎拉村的美好生活是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这里是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的地方。村委会带领村民依托桃林发展旅游经济,开设绿色银行进行村居环境治理,踏上发家致富之路。嘎拉村的变化得益于(     

民族团结是西藏繁荣发展的政治基础

村委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多元共治保障了各少数民族的自治权

党的领导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机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2·安徽黄山·二模)国务院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普查对象为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全面查清我国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土壤资源现状和变化趋势。开展土壤普查体现国务院(     

对人民负责,为乡村振兴提供信息服务

切实履行职能,提升我国土壤利用水平

依法执政,加强对土壤资源使用的监管

守住耕地红线,切实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2·湖南省隆回县第二中学模拟预测)20211225日至26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这样做意在(     

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就业规模

增加农民经营收入,推进实现共同富裕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2·湖南益阳·二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四议两公开制度,即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和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和实施结果公开。这项制度要落到实处,必须(     

加强和改善村党组织对村级各类组织的管理及监督

将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通过村务公开等形式确保村民监督村民委员会工作

坚持实行村民自治以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022·全国·模拟预测)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评选表彰活动由共青团中央和农业农村部联合举办。自20217月启动以来,经组织报名、资格审查、大众评审、社会公示、标兵评审等环节,共产生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390名,其中标兵10名,涵盖涉农创业、乡村治理、科技兴农、乡村社会实践等领域。此次评选活动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面向基层、面向青年,选树培养三农青年人才的重要载体。评选青年先锋有利于(     

扩大模范示范效应,增加青年先锋社会责任

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增强乡村青年科技本领

传播优秀典型事迹,激励有梦青年投身乡村振兴

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引导有为青年扎根农村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2022·河北邢台·模拟预测)民之所想,政之所向。2022年,我国文化和旅游部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为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为此需要(          

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完善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推进公共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灵活精准的供需对接机制

完善社会主导、政府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增强便利性、可及性

文艺工作者推进文化创新,不负时代、用心用情用功讴歌伟大时代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2022·全国·模拟预测)推进共同富裕,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循序渐进,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这表明(     

推进共同富裕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承认矛盾普遍性是探索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解决前进的困难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2022·安徽·三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实现共同富裕要求(     

调节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依法取缔过高收入

先富带动共富,使全体人民朝着同步富裕的目标扎实迈进

完善分配制度,协调好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的关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8.(2022·甘肃·二模)20218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这种富裕不是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快促进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

完善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巩固政府举办慈善事业的主体地位,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2022·广东·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材料一   2018―2021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项目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9251

42359

43834

4741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4617

16021

17131

18931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

2.69

2.64

2.56

2.50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919281

986515

1013567

1143670

(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是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材料二   202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该法内容包括:支持特色农业、乡村手工业、红色旅游等乡村产业的发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涉农企业等以多种方式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共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挖掘优秀农业文化深厚内涵,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群众性文化体育,积极推动智慧广电乡村建设,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整体筹划城镇和乡村发展,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布局。

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1)概括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原因。

 

 

 

 

 

 

20.(2022·河南新乡·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要发展,乡村必振兴。

材料一   2019~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情况。

年份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亿元)

同比增长(%)

2019年

22420

6.3

2020年

23904

4.4

2021年

24975

4.5

材料二   2021年7月,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正式启动。位列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甲公司,发挥信息优势解决相对落后农村地区种(养)什么的难题,通过邀请农业专家指导脱贫户进行高标准科学化种养,将乡村出产的萝卜、白菜、腊肉等数十种农产品销售到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形成产业扶贫造血机制。乙公司主要从事农产品批发与零售,通过建立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组建线上新零售团队,每年实现农产品销售80亿元;通过订单,把标准和技术送到农民的手里,标准化果蔬价格高出市场同类产品20%以上;带领商会会员探索公司十基地十农户模式,并对万企帮万村产业基地进行升级,从原材料直采转为精深加工。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万企兴万村行动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21.(2022·福建龙岩·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与上位法有效衔接,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在我省落细落实,发挥地方立法的实施性和补充性功能,我省切实开展《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立法工作:

时间

立法进程

立法内容

2020年12月1日

《条例(草案)》提交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初审

围绕“五大振兴”作出了具体规定;增加“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等内容。

2021年1-6月

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专家调研

赴全省各地市就《条例(草案)》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

2021年7月28日

《条例(草案修改稿)》提交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第二次审议

对“促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等提出修改意见。

2021年11月10日

获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12月1日正式施行获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12月1日正式施行

《条例》吸收数字福建建设经验,增加“数字乡村”一章。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说明《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的制定过程所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

 

 

 

 

22.(2022·山西太原·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浙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取得了积极成效。十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加快推进新一轮村集体经济攻坚行动,积极拓宽低收入百姓致富渠道,不断提升就业创业质量和社会保障水平,确保高水平全面小康“一户不漏、一个不少”。深化政府数字化转型,构建即时感知、科学决策、主动服务、智能监管的新型治理形态。在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同时,深入实施“最多跑一地”、“三治融合”、民主恳谈等基层治理制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把各类社会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

2021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意见》指出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有利于探索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浙江的探索对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启示。

 

 

 

 

 

 

23.(2022·湖南永州·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定谋划和不懈追求。

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如何实现国家富强的现实课题,毛泽东提出:“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共同富裕,便没有国家的富强。”中国共产党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力保障了国防安全,增强了我国经济的独立性,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为了实现共同富裕,通过经济体制改革释放了经济活力和发展动力,通过发展生产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夯实了国家的物质基础,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新发展理念形成,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提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描绘了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蓝图,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认识的发展,运用认识论原理对此加以分析说明。

 

 

 

 

 

 

24.(2022·广东·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俗是社会群体在现实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历经代代传承而生生不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乡村是维护和推动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根植于乡土的民俗文化已经深深嵌入乡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为例,在传统社会中,以血缘关系聚居的当地瑶族群众采用“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加之依山而建的木质结构居所,极易发生火灾。为了保护家园,瑶族群众纷纷自发组织开展灭火行动,这一习俗延续至今。他们联合当地消防部门组建了说瑶话、唱瑶歌的“瑶族乡村消防宣传队”,将灭火场景等内容,用歌舞、剪纸、刺绣等民俗文化体现出来,走乡入户宣传消防常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要求“开展移风易俗行动”“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培育乡村治理的内生力量,要鼓励民众自觉抵制、摒弃不合时宜的习俗观念,畅通优秀民俗文化助力乡村治理的通道。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发挥好民俗文化的作用,助力乡村治理。


相关评论
站长QQ:785526108    站长电话:15605432982    微信:ganlinzhiguan88  鲁ICP备20210263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