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新授课学案
课题: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
【学习目标】
[课前] 描述常见的思维活动,体会思维是人所特有的属性,了解思维的基本形态和特征;懂得正确思维的基本条件。
[课中]
1.描述与分类:①思维风格具有差异性,思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思维的方式具有多样性。②思维形态的分类,思维的基本形态。
2.解释与论证:①思维有共同特征,思维的意义,思维的作用。②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关系。
3.预测与选择:①思维的类型。②科学思维的基本条件。
4.辨析与评价:①思维的作用。②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关系。
[课后]
把握思维的属性与特征。以概念为思维的基本单元为抽象思维,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学习重难点】
1、思维的主要特征 2、思维的基本形态及其基本特征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5分钟)
(一)思维的含义
1.思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2.类型及意义
(二) 思维的特征
1.思维具有间接性
2.思维具有概括性
3.思维具有能动性
(三)思维的基本形态
1.出于不同的目的,依据不同的标准,人们对思维的形态有不同的认识和分类
(1)从思维方向看
(2)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看
(3)从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看
2.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可以将思维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1)含义
(2)地位
(四)思维基本形态的特征
1.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区别
2.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联系
课堂教学(20分钟)
【重点知识梳理】
一、思维的含义:
广义:思维与意识同意。
狭义:思维指理性认识
2、思维的主要特征
(1)思维具有间接性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2)思维具有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3)思维具有能动性
思维的能动性是指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
3、思维和实践的关系:
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4、思维形态的分类---出于不同的目的、依据不同的标准,对思维的形态有不同的认识和分类
划分标准 |
类型 |
含义 |
从思维的方向看
|
发散思维 |
向不同方向扩散的思维 |
聚合思维 |
向同一方向收敛的思维 |
|
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看 |
综合思维 |
整体地认识对象的思维 |
分析思维 |
分别地认识对象的思维 |
|
从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看
|
辩证思维 |
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思维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思维 |
形而上学思维 |
用孤立、静,片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思维 |
|
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 |
抽象思维 |
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了事物抽象的共同属性,通过语词巩固下来,形成了概念,并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 |
形象思维 |
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的是事思维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 |
5、思维的基本形态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6、正确把握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1)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指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2)形象思维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课堂探究】
命题点一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例题1】 天空中出现朝霞就会下雨,出现晚霞就会放晴。人们由此得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结论。这主要体现了思维的( )
A.间接性 B.抽象性 C.概括性 D.稳定性
命题点二思维与实践的关系
【例题2】 毛泽东同志说:任何英雄豪杰,他的思想、意见、计划、办法,只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其原料或者半成品只能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或者自己的科学实验中,他的头脑只能作为一个加工工厂而起制成完成品的作用,否则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这句话能够表明( )
①思维是对认识对象的能动性反映 ②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
③英雄的头脑是产生思维的基础 ④英雄的思维能帮助实践实现预期目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命题点三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例题3】 宋朝文学家欧阳修得到一幅古画,画面是一丛牡丹,牡丹花下还卧着一只栩栩如生的猫。宰相吴正肃看后说:“这是一只正午的猫。”他是这样解释的:“一是花瓣分披,色泽浓艳而干燥,正是中午时候牡丹的样子;二是猫的眼睛细长如线,正是中午的猫眼形象。如果是清晨的牡丹,花瓣应是收缩而湿润,猫的眼睛就是圆的了。”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学家的思维属于形象思维,基本与事物的本质无关
②吴正肃的分析属于抽象思维,运用了判断和推理等方式
③形象思维可以脱离抽象思维,但抽象思维离不开形象思维
④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辅相成,各有其独特的功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易错易混点汇集】(判断并改正)
1.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
2.思维具有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和直接现实性。
3.形象思维是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的。
4.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和想象等反映认识对象。
5.动物也有思维。
6.思维就是意识,意识就是思维。
7.思维是对认识对象的机械反映。
8.因为思维源于实践,所以思维都是科学的。
9.形象思维就是感性认识,抽象思维就是理性认识。
10.抽象思维比形象思维更有价。
【课内训练检测】(10分钟)
(A层)训练1. 两个分别以30万千米/秒和5万千米/秒的速度运动的物体在速度上的差别,人们凭感官是不能直接感知的,然而科学工作者却能够理解,若以5万千米/秒的速度飞向某一遥远星球的星际飞船,它的速度比光速慢了多少。据此回答1~2题。
1.科学工作者对光的理速解说明了思维的
A.间接性 B.直接性 C.概括性 D.抽象性
(A层)训练 2.下列对思维的间接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它可以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它具有克服感性认识局限性的一面
C.它只会导致人们认识的失真
D.它既有弥补直接感知的不足,又有导致认识失真的弱点
(A层)训练3. 日本文部科学省,通过对日本历史上大地震的研究预测,日本东海、东南海、南海和宫崎县近海极有可能发生连锁地震,一旦发生连锁地震,最大震级有可能达到里氏9级。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研究和预测属于
A.抽象思维 B.形象思维 C.社会思维 D.科学思维
(B层)训练4. 我们平时看到的树,总是有高或矮、直或曲、粗或细、阔叶或针叶、乔木或灌木、落叶或常青等个性特征。“树”这个概念,揭示了一切树所具有的共同属性,即木质茎干植物。这反映出思维具有________特征
A.间接性 B.能动性 C.概括性 D.主观性
(B层)训练5. 形象思维是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过程。在下列活动中,主要依靠形象思维的是
①据示意图,做几何证明题 ②上舞蹈课时,进行形体训练或模仿老师做动作
③欣赏贝多芬的交响乐 ④参加中学生辩论会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A层)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7.有位客人到主人家里做客,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没有作任何表示。 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邻居赶紧跑来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请四邻,以酬谢他们救火的功劳,但并没有请当初建议他将木材移走,烟囱改曲的人。有人对主人说:“如果当初听了那位先生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筵席,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现在论功行赏,原先给你建议的人没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却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顿时省悟,赶紧去邀请当初给予建议的那个客人来吃酒。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提建议者所提建议的作用及其原因。
【课堂归纳提升】
学生自我总结,画出本框题的知识树,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走进思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