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主义

精品解析: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时间:2023-12-14 21:10:59   作者:甘霖   来源:   阅读:58   评论:0
内容摘要:叙州区一中2022-2023学年秋期高一期末模拟考试政治试题本试卷共4页,18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第I卷选择题(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2年对我国具有特殊意义,这一年我国()①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举办第2...

叙州区一中2022-2023学年秋期高一期末模拟考试

政治试题

本试卷共4页,18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I卷 选择题(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精品解析: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图1 2022年对我国具有特殊意义,这一年我国(   )

①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举办第24届冬奥会、冬残奥会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④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2022年对我国具有特殊意义,这一年我国成功举办举办第24届冬奥会、冬残奥会,以及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②④符合题意。

①:2021年我国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①不合题意。

③: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③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下列对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们的劳动技能低下    ②生产工具极其简陋

③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④人们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由于原始社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这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这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③④符合题意。

①②:劳动者、劳动工具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不属于生产关系的内容,也不能反映生产关系的特点,①②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社会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这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斗争有三种基本形式,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①增加工资、缩短劳动时间和改善劳动条件—经济斗争

②游行示威、议会斗争—思想理论斗争

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思想理论斗争

④夺取政权、经济罢工—政治斗争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增加工资、缩短劳动时间和改善劳动条件,为了争取自身利益进行斗争,属于经济斗争,①对应正确。

②:游行示威分为不同的情况,属于经济斗争或者政治斗争,议会斗争属于政治斗争,②对应错误。

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属于思想领域,属于思想论斗争,③对应正确。

④:夺取政权属于政治斗争,经济罢工属于经济斗争,④对应错误精品解析: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图2

故本题选C。

4.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者托马斯·莫尔设想的“乌托邦”岛国中,在农村没有私田,每个公民都必须从事两年以上农村劳动,生产的粮食和其他作物归整个城市所有。每户根据全家人的需要可随时到仓库领取日用品;公民在固定时间集中在食堂用餐;住房公有,每隔十年调换一次。莫尔的这些设想(   )

①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具有积极意义 

②是对当时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否定

③适应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状况

④探索了人民群众在战胜旧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根据教材知识点可知,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从材料中生产的粮食和其他作物归整个城市所有可以看出,空想社会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私有制,①②正确。

:空想社会主义的设想是不切实际的,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不适应,排除。

:空想社会主义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排除。

故本题选A

5. 新中国在经济上继承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工业化基础极为薄弱。以总产量比较,中国与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水平的差距至少在100年以上。针对上述状况,我国是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   )

①将苏联模式作为模板,照搬苏联模式

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结合中国具体实际

③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党和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

④要避免出现任何错误,积极探索前进的道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③: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应该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结合中国的实际,还要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党和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②③符合题意。

①: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以苏联模式为鉴戒,而不是照搬苏联模式,①错误。

④: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经历过曲折,“避免出现任何错误”说法错误,④排除。

故本题选B。

6.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必然产物。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大大推动了中国历史社会发展的进程

②是中国近代历史和中国人民的伟大抉择

③使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④正式拉开了中国共产党执掌国家政权的序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党的成立推动了中国历史社会发展的进程,是中国近代历史和中国人民的伟大抉择,①②正确。

③: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③错误。

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执掌国家政权,④错误。

故本题选A。

7.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   )

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

②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

③彻底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④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是辛亥革命的意义,①不符合题意;

②④: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②④符合题意。

③:新中国刚刚成立,一穷二白,人民生活水平非常低,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8. 1943年7月5日,王稼祥发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布尔什维克,中国的共产主义”。这体现了毛泽东思想(    )

①为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                  

②在实践中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

③是毛泽东同志个人智慧的结晶      

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当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新中国成立后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为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④:王稼祥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布尔什维克,中国的共产主义”。这体现了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是马列主义在中国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②④正确。

③: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③错误。

故本题选C。

9. 2022年7月30日,为期6天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海口闭幕。本届消博会进场观众28万人次,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余个品牌参展,举办新品发布及展示活动177场,600多个全球新品首发首秀。本届消博会(   )

①说明我国对外投资不断扩大,外贸结构持续优化

②说明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③中国主导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

④有利于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增长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消费品博览会是发展对外贸易,不是对外投资,①排除。

②④: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余个品牌参展,举办新品发布及展示活动177场,600多个全球新品首发首秀。可见,这有利于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增长动力,说明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②④正确。

③:中国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上不起主导作用,③错误。

故本题选D。

10.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创立、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创立的思想体系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物质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创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①③说法正确。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②说法错误。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理论指导,而不是物质基础,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1. “坐上那动车去台湾,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外婆澎湖湾,还有那脚印两对半……”歌曲《2035去台湾》在海峡两岸广为传唱,反映了两岸民众对实现京台高铁从福建到台北远景规划的美好愿望。这个美好愿望(   )

①反映了个人梦与国家梦、民族梦的有机统一

②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③需要两岸青年接续奋斗,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列

④要求我们一以贯之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歌曲《2035去台湾》在海峡两岸广为传唱,反映了两岸民众对实现京台高铁从福建到台北远景规划的美好愿望。这个美好愿望反映了个人梦与国家梦、民族梦的有机统一,要求我们一以贯之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①④符合题意。

②: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②不符合题意。

③:这个美好愿望需要两岸青年接续奋斗,但始终走在时代最前列的是共产党员,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新目标、新任务。2020年是至关重要精品解析: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图3一年,在此基础上,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步走”目标实现时,我国的发展将迈上一个大大的台阶。下列说法符合新目标、新任务及其美好愿景的是(   )

①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2020年到2035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

④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④符合题意。

①:从2020年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①说法错误。

③: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3. 2022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以下为贺词节选。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我曾谈到当年毛主席与黄炎培先生的‘窑洞对’,我们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赢得历史主动。”

由此可见(   

①实现中国梦,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为人民造福

②要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③新时代,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有所作为

④当前,要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材料中指出“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为人民造福;“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启示新时代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有所作为,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未体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②不符合题意。

④: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解决好“三农”问题,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4. 古人云:“辨方位而正则。”党的十九大顺应时代前进潮流,准确把握发展大势,精辟概括当代中国发展变革的阶段性特征,科学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准确标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前行的时代坐标,这表明(   )

A. 我国已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C. 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 我国已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答案】B

【解析】

【详解】A: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已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述错误,A排除。

B: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B正确。

C:我国已进入全面小康社会,C说法错误。

D: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没有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D排除。

故本题选B。

15. 判断一种理论是否为科学体系,主要看是否包含鲜明的主题,是否系统回答所处时代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否具有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结构并且不断开放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主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普世性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模式

③彰显中国理论自信,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④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依法治国

A. 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中国理论自信,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①③正确。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但“普世性”说法不正确,②说法错误。
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II卷   非选择题(55分)

16. 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13个方面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党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走过波澜壮阔的历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实践发展,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日益显现,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时代性、体系性、全局性问题,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突出制度建设,注重改革关联性和耦合性,真枪真刀推进改革,有效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这鲜明地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

结合材料,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仍然“永远在路上”。

【答案】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新时代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要求我们继续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材料分析:随着实践发展,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和利益固化的藩篱也日益显现,这就需要我们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结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因此“中国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中国的改革开放仍然“永远在路上”

考点考查:改革开放的意义、新时代的特点

能力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考查“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仍然“永远在路上”。本题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思考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走过波澜壮阔的历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可联系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关键词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可联系新时代特点;

关键词③: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这鲜明地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可联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大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1年12月开始到1956年底结束,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11月开始至1956年底结束,全国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进行,党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且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答案】①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②三大改造完成后,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消灭了中国几千年的剥削制度。③三大改造的完成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解析】

【分析】背景材料:三大改造的完成。

考点考查:三大改造的意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意义。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精品解析: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图4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解答时,考生应首先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注意本题知识限定是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知识,不要用错,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可联系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三大改造完成后,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关键词②:而且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可联系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消灭了中国几千年的剥削制度;

关键词③: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可联系三大改造的完成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具体解答本题可结合材料中关键信息并调用三大改造的意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意义等知识进行回答即可。

1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同志在向党的十九大作报告时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最鲜明的历史坐标,就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017年10月25日,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体现了全党的意愿。

材料二  新时代催生新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围绕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同志。在领导全党全国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实践中,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内涵十分本富。

材料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1①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②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③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⑤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①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创新精神,进行了划时代的理论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新局面。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赋予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的活力和生命力,是新时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坚持这个思想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    

3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我们要完成“两步走”的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考点考查:新时代的内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科学精神

【小问1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要求可转换为新时代的内涵是什么,需要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关键词:进入新时代,最鲜明精品解析: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图5历史坐标,就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小问2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要求说明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注意作答主体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新时代催生新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

关键词: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围绕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创新精神,进行了划时代的理论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关键词: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小问3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要求分析为什么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该文章所属专题:试卷

标签:第一  精品  学校  政治  考试  
相关评论
站长QQ:785526108    站长电话:15605432982    微信:ganlinzhiguan88  鲁ICP备2021026302号